坎城的得獎廣告。我有點為台灣的廣告人覺得可惜,因為中國人(在這裡是指民族性,不是這邊那邊)的心態比較少作少錯。經常會被一些無聊又不知道誰的規定給限制想法,廣告人不單是廣告公司的創作人員,還有整條生產線的工作人員。我相信很多人會遇到一個事情,會有兩個以上的主管過來指指點點,而且堅持要你作他的版本,而這些人都對你有很大影響力,而且都要對你展示他的權力‧‧‧這就是中國人其中一種要不得的死性格,部門主管想展現的話也請去說服經理跟總經理啊,經理想要表現也請搞定總經理啊?總經理想插手那你幹嘛在部門設主管啊?問題就是這樣。說到廣告主應該也不會花這種秒數就只是為了最後的幾秒商品的畫面。但是效果卻大大的好,這是廣告主不會知道的。我以前在後製待的時候經常聽到客戶跟客戶的客戶以及客戶的客戶的客戶在那邊角力。有時候我是覺得介入點是迷信?還是一些奇怪的不成文規定。甚至連我們家老闆這類的柔性壓人方法,譬如在我現在公司就會跟壽星說:小毛比較喜歡你把這片鬼椒土司吃完喔。然後壽星就會哭著把辣到爆的土司吃掉‧‧‧,不然惹小毛不高興他就會被調到樓下管理杯杯旁邊作卡(以上純屬胡扯,我也會怕我被調去管理員旁邊畫圖)所以久而久之,"東西要這樣作客戶才會ok"、"這種東西客戶不會喜歡的"、"這樣不合邏輯"之類揣摩上意的想法就會深植在所有流程的工作人員腦中,我記得以前有客戶提案拿國外廣告去放也會被嫌到臭頭,說什麼沒有創意,無聊老套之類的,結果好像幾天後坎城也得獎了‧‧‧我比較怕的是在這種自認為是的想法都會扼殺很多好的點子出現,雖然我現在已經跟廣告圈沒有關係了,也可以置身事外的對許多電視廣告指指點點,而必須拿人家的東西去提案,去說服人家說我抄襲或取樣人家成功的模式來包裝你的產品之類的,我覺得這不只是在廣告,連唱片、電視節目、甚至連開小吃店(居然一條巷子有六家在賣黑糖挫冰加QQ粉粿,這樣第三家就可以升級當元祖了)都是這樣子,可是我也離開這圈子三年多了,說不定已經不一樣了。
張貼留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